close


話說我在十一月某個周五的晚上偷閑﹐去看了告別實驗劇場的 Marisol 一劇。

該劇的時代背景是在千禧年將近之際﹐人們對於世紀末的恐慌。上帝已不存在﹐天使群起反抗﹐新生的孩兒早虐﹐只能埋在路邊掀起的磚板下﹐沒有了信心也沒有了未來。劇中採用了魔幻寫實的手法來表現人的頹廢﹑荒蕪﹑希特勒式的殘暴﹑和種種的異象。

男人懷了孕﹐在台上當場就演出了整個生產的過程﹐生出了個小孩。

在這樣魔幻劇的中場休息時間﹐我遇到了整個學期都不敢碰面的指導老師T.P. Adler。論文進度落後﹐中場休息的整段時間被他小小地告誡了一番。一直到下半場戲開始了﹐我才摸摸鼻子﹐心情半灰地撐完下半場的演出。隔幾天後又約到他的辦公室裡去談話。

不過談完該談的﹐我就開始臉皮厚地問東問西和他聊起天來。

他現在是文學院的院長﹐為了和中國學術交流的計劃﹐在九月底十月初時去了中國一趟﹐探訪了寧波﹐北京﹐哈爾濱三處。他說每天都在開會開會﹐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到處走一走。 Adler 是有了名的愛走路的教授﹐每天往返學校除了打雷天外﹐風雪他都無阻地走。我想從他家到學校要走個半個小時以上吧。

走對他來說﹐該是認識一個地方的方法。

我還不學術地問了他是否嚐到味美的食物。
對一個去中國的人﹐這似乎是個大家都會問的問題。

他說不喜歡南方的食物﹐太甜了。
他印像最深刻的一道菜﹐不是北京赫赫有名的烤鴨﹐而是在哈爾濱吃到的土豆炒茄子。

問我知道嗎﹖我極度困惑地搖了搖頭。

什麼馬鈴薯能和茄子放在一塊﹖
這是一道用想像也無法接受的組合﹐這是哪門子的鬼廚師搞出來充數的菜吧﹐我想。

會好吃嗎﹖真夠嗆的。

回到家問了在北京唸書的室友金果﹐才知道這是東北名菜﹐叫“地三鮮”。
台灣的地理課本只提到了東北有三寶﹐從來都沒說東北還有個三鮮。
這地上長出來的三樣鮮味是土豆﹑茄子﹑青椒。
不是很家常的菜﹐因要過油久炸有點費功。卻是餐館的招牌東北大眾菜﹐味道重﹐口感別致。

於是照著食譜﹐在沒吃過﹐不曉得味道該是怎樣的情況下﹐我做了這道菜。帶到今晚的 Potluck party 讓同事們當實驗品來試吃。

口碑還不賴噢。嗯﹐是道很下飯的菜。

我打的主意是下次交論文的時候﹐順道做這樣菜給教授吃。就著下論文的菜吃﹐讓他有好心情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hsiungyuwen 的頭像
hsiungyuwen

Camino Real

hsiungyu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