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這是第一次人這麼多的時候帶Alison到青少年育樂活動中心(Y17)的三樓親子館玩

選的是週六的下午場,也因為Ali的午睡時間到下午三點左右,所以我們真正待在那的時間是四點到將近五點半結束時


前兩次來都是非週末的晚上,偌大的空間只有一兩個小孩,大人可以很隨性地坐在一旁

這次不僅人多,而且一開始Ali就被另一個要搶玩具的小孩從正面推倒

我才發覺我不能只是在一旁看著她玩,而是得找有空位的玩具抱她過去”陪“她玩(應該說是”保護“她)

因為她站不穩,也不會走,在地上埋頭爬的時候還會被無情地踩過。。。


沒想到連拍手都不是很精準的Ali被人打手打了好多下好多次

Ali坐在小車上,有個小孩也想玩,就啪的一下往她手上打去

Ali在開關玩具屋的窗戶,有個大一點的小孩加入在另一側玩,他啪啪啪的大力打了Ali的手,我問他為甚麼?他說他不准關窗


老公說小孩是野蠻的動物

我也知道小孩子在一起玩打打鬧鬧自是難免

但是“打”這個動作真的是天生的嗎?

或者我應該問:因為”不爽“而“打”的行為是天生的嗎?


我只看到Ali對有興趣的人物會伸手去抓去拍(力道是大些)

Ali不想要她爸一直摸她腿時會轉身把腿移開


所以 “不爽”=“打” 這個抽象的感覺是怎麼連接到具體的動作?

很多大人在小孩子摔倒的時候,會說我們打地,地壞壞,然後小孩子就破涕微笑,用小手掌高興地拍拍地

撞到了椅子,是椅子壞壞,所以我們打打椅子

這不僅取消了小孩對自主行為的負責心,還加強了”不爽“就”打“的連接

現在拍地拍椅子事小,以後不爽起來就摔玩具打東西或者甚至是打人


是大人教的? --- 你不爽的時候就可以打!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hsiungyuwen 的頭像
hsiungyuwen

Camino Real

hsiungyu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