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醫診所的收銀小姐說﹕這是妳這個療程的最後一次治療﹐已經完成了。
嘩﹐突然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。想想從去年十一月十五號至今﹐有半年多的時間之久﹐我來來回回看牙醫的次數總共不下十五次﹐看了有四個牙醫之多﹐牙齒丟掉了一顆﹐被打麻醉藥打到怕。現在﹐總算可以告一段落啦。
我正在鬆下那一口氣的時候﹐小姐又問﹕你現在要不要預約六個月後的檢查呢﹖
屏住剛要吐出的那口氣﹐我連忙搖搖頭說﹐我還不曉得我六個月後會在哪﹐等我確定了﹐我再看要不要預約了。事實是﹐我想休息一下﹐想逃出已經知道必須何時去看牙醫的陰影。
把嘴巴閉起來﹐休息一下。
為什麼會記得那麼清楚﹐第一次在米國看牙醫是去年的十一月十五號星期二呢﹖因為我之前牙就已經痛到不行﹐痛到左側的臉頰和頭都痛了起來﹐上課講話都成了一種折磨﹐盼呀盼的總算等到十一月十四號PP開始去上班﹐他立即給他自己和我都保了頂級的牙醫險﹐跟公司要了可以看的牙醫名單﹐第二天我就用手敷著左齶求救去了。沒想到他們要我填資料填了二十分鐘﹐乾等半個小時﹐照全口的X光片又花了近十分鐘﹐最後醫生出現﹐看了我不到一分鐘﹐我就又帶著痛到不行的牙和兩張紙條離開了。我那時簡直是快要哭出來了﹐我想我只是一塊蛀牙的filling 掉了﹐去年暑假回台灣時沒有時間去補﹐現在痛成這樣還不趕緊做任何治療﹐還要我先去給另外兩位醫生看﹐之後再回來檢查。
再約到另外兩個醫生已經是十天半個月後的事了。同樣的第一次去又是填表和檢查﹐要再隔個十天半個月的才能約到第二次﹐才正式開始做治療。一次只做一小部分﹐續約的時間又難排上﹐就這樣地﹐開始了我為期半年多的看牙的日子。
總說米國人辦事的程序單一﹐他們總是處理完一個客戶﹐才會處理下一個。相對地﹐在台灣有時先來後到並沒有一定的順序﹐像去年回去我辦臨時手機的時候﹐那個櫃檯小姐幫我處理到一半﹐看到旁邊有個剛進來的客人﹐她說他是要付帳單的比較快﹐便叫我等等,活生生地把我晾在一旁。可能是在米國久了吧﹐對這種單一處理和同時處理方式的差別特別敏感。不過呢﹐這單一處理的態度可不會出現在米國的牙醫診所裡﹐牙醫是同時看數個病人﹐幫一個打完針後去治療另外一個﹐隔了一陣回來看你一眼﹑詢問一聲﹐又去看其它的人﹐也難怪牙醫超級賺錢的嘍。其實很多時間我都坐在那等待﹐準時到達預約的時間﹐還必須門口等個半小時才能進到治療室去再繼續等待。不過看牙醫久了﹐我也看出對策來了。預約的時候必須很堅決地說我一定在幾點之前離開﹐他們絕對會不負所望地在期限之前放我走的。
Spotlight
- May 11 Thu 2006 12:29
漫漫看牙路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